现在,中产阶层已经成了一个常见词汇,由此在社交媒体上也衍生出不少“鄙视链”。
媒体投资管理公司群邑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发布的《中产新生活——2017年中产阶层研究报告》,则将中国的中产阶层按照收入等参考因素再细分为三层。
现在,就来看看你是否属于中产,或者属于那个级别的中产吧,我们当然不是在推崇“鄙视链”,而是从这些新趋势里看出当今消费的一些变化。
入门中产目前占中国中产总数的7成,他们多是享受生活的公司人,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,每年大约会有不到2万元用于出门旅行。
精英中产热衷于提升生活品质,他们的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上,超过半数拥有2套房,开着中档车,占据着中产阶层人口的20%。
顶尖中产只有10%,他们往往家庭年收入超过百万元,超过7成拥有2套以上住宅、开着30多万的中高端车,每年会在旅游上花费3万元以上。
波士顿咨询预测,仅占中产阶层30%的后两类人群,将在未来5年贡献城镇个人消费的55%和消费增长的81%,他们每年的消费增长速度将维持在17%的高位。谁能够抓住“中高阶”中产,谁就能抓住消费升级的“船票”。
较之于2012年的78%,2016年仅有71%的中产对自己的未来成就充满自信: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,社会阶层相对固化,入门中产越发看不到阶层跃进的机会,更多的人选择“活得开心”“小富即安”,减缓消费的扩张才是题中之义。相比,收入更高的中产希望继续经营财富,甚至影响他人。
社交活动的数据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。近7成的中产,会选择和自己“地位”相当的人做朋友,相比于线上联络,他们更愿意在线下、带着孩子高频聚会。这就和旅游、美容健身一起,成为中产新生活方式的“三驾马车”。从2012年至2016年的5年间,城市周边游和省内游的人数,分别增长了17%和15%。每周运动1次的人群增长6%,达到63%;定期到美容院保养的人数增长11%,达到34%。
对待品牌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。从名牌大牌到小众牌、网红牌,再到今天的个性化定制,中产消费的分化越发鲜明。入门级中产对便宜又实惠的产品最有兴趣;精英级中产对品牌溢价的认可度在5年内增长最快,他们越来越愿意为喜欢的产品买单,他们中的70%表示,即便花费数月工资,也愿意买一件心仪的物品;顶尖级中产对品牌溢价的认可回落,对小众、个性的追求取向更加明显。
个性增强的背后,是面对商品的从容和品牌素养的提升。2017年的深度访谈显示,中产对线下奢侈品门店的高端感、体验性及服务到位是首要考虑因素。在线上,原有的硬广越来越不受欢迎——这一点在中产群体内部没有分化。
这种变化还与手机成为消费中心有关。较小的屏幕,让硬广不容易被注视,更难说得上引起决策。与内容有更强关联的信息推送、爆款文章和原生广告,越发获得认可。
升级的不仅是产品和服务,即便是广告内容,也在经历着中产阶层普遍的消费升级。